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19年04月01日
他从青藏线走来
●郭豫秦
文章字数:1,214
  60后的试验室主任王余良坐在他的桌子前,认真地整理着前一天的工作记录。填写工作纪实,成了他每天做的第一件事。
  窗外的细雨却让他拿笔的右手不时地停下来,按压着左边的肩膀,又锤锤后背,这是40年前青藏线留下的后遗症。
  时间回到1979年,地点回到1200多公里外的青海省乌兰县,海拔3600米。19岁的王余良正在把一包压缩菜倒进瓷缸里,瓷缸是去年入伍部队上发的。水还没烧热,战友们又召唤他去工作了。铺轨,就是他当时的工作。
  1978年11月12日,新兵入伍的日子到了,18岁的王余良在全家人的陪同下,拿了5枚鸡蛋在家乡山西省闻喜县的党校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大同,呼和浩特,银川,兰州,西宁。5天辗转,来到了青海省乐都县,这里是新兵集训的地方。
  半学习半劳动,作为卫生员的他来不及适应,又被临时借调到了刚察县黄玉车站。
  西宁的天气,风沙永远是主角。一个冬天过去了,王余良所在的乌兰县营地,险些被风沙掩埋,墙体都看不见了。整理营地,成了当务之急。双手刨开,挖出来的家当搁在黄沙上,与帐篷一起成了荒野上的点缀。
  300多公里外的西宁,同样的风沙,铺轨是必须的课题。轨枕下的卵石是从乌兰县运来的。卸车是王余良和另一个战友两人一组完成的。时间紧任务重,五辆翻斗车的卵石,两人四只手,肩扛箩筐,跑了数不清的来来回回。
  零下二十度的天气,两人脱了军大衣,汗水顺着衣服覆盖在红印子的肩膀上,有些刺痒。有几次,抬起来的箩筐没走多远,风沙来了。两人只能先把担子放下,等待风沙的离开。风卷起来的小石子打到脸上,钻进眼里嘴里。
  用了卵石,道砟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一个月不到,大家带着筛子把沉淀的沙子过滤。这样的工作,持续到了1984年通车运营。不定期来的水车是唯一的水源。170升的汽油桶装水后两人一起抬回去,做饭生活有了保障。
  青藏线只是工作的开始,技术人员缺少,30岁的王余良成了吃螃蟹的人。试验工作的师傅带了他半个月后,有事离开了,留下的书籍成了他重要的学习资料。能做的试验都做了几遍,有些没设备没先例的试验,他坐火车去了上海松江的实验室。人手不足,有时需要请外面的人帮忙。作为技术组的一分子,抽检让他从一个施工者变成了检查者,压力却没有丝毫减少。因为热爱,也因为习惯了频繁地调动,王余良又先后在四川攀枝花电力、兰昆线昆明段、南水北调安阳段等项目做试验工作。
  忙碌的工作间隙,他还练了一手毛笔字,过年家里的春联、职工之家、工地标语都是他的作品。
  今年,是他从事试验工作的第28个年头。他说还有想学习的欲望,电脑操作就是问问年轻人、图表制作却是自己摸索出来的。“有人劝过我退休,也有人觉得不用那么拼命,可我对新鲜事物对工作还有热情,没理由挥霍这份热情。”这是他说并正在践行的。
  必须技术过硬,也要多向技术部、测量班请教。做到图纸清、业务精。先学好本事,再谈及回报。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品牌,是他想和年轻同志分享的经验和感受。
  而当兵和多年工作经历教会他的,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不退缩的精神,是选择了就要高度忠诚的品格。
  作者单位:五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