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逛超市,偶然遇到一位老朋友,她是我初中时的同班同学。回想初中时,我们相约一起上学,一起回家,课间总会第一时间凑到一起聊天、嬉笑打闹,也会谈起各自暗恋的男生,可谓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后来,母亲认为这个同学成绩不好,影响我的学习,三令五申让我少跟她交往,更是请班主任找我谈话。至今,我仍记得我们两人泪眼婆娑的无助表情。
许多年过去了,我们再次相遇。我得知她现在工作稳定,生活体面、气质优雅,有梦想、有追求,想到这儿,我不禁感慨万分。
在我们身边,也时常会听到许多家长分享他们为孩子设定“朋友圈”的真传。比如,对孩子好友的学习成绩、品行习惯甚至是其父母的层次、圈子、三观等等进行全方位“扫描”,衡量门当不当、户对不对,逐条对照,为自己的孩子设定优秀的“朋友圈”。
诚然,古人在谈修养时曾讲到有几慎,其中最重要的一慎就是“慎交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已成为流传久远的至理名言。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和优秀的人交朋友,受他们熏陶变得更加优秀,可是,孩子也有和自己志趣相投的人。
记得儿子上小学时,有一天焦急地告诉我:“妈妈,今天班主任老师跟我谈话,让我远离龚平,说他会影响我的学习。但是我就想和他交朋友,他很讲义气……”我知道,龚平是儿子那时最要好的朋友,却也是班上赫赫有名的“差生”。
虽然我一直认为,学习成绩的好坏并不能成为孩子交友的唯一标准,但是班主任老师的“通告”,也着实让我心里忐忑不安。
晚饭后,我便和儿子有意无意地聊起他的好朋友。“你想不想和龚平一起考大学?”“当然想,我还想和他一起上班呢。”接着儿子的话,我随即问道:“那你愿不愿意帮助他提高成绩?他成绩好了,老师就不会阻碍你们交朋友了。”“我愿意”于是,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儿子不仅抽空帮龚平补习功课,对自己的学习也是下足了功夫。他说,自己更优秀,才能更好的帮助好朋友。
那一刻,我欣慰之极。
而就在不久前的一天,我忽然刷到儿子载歌载舞的小视频,我惊得“嗖”地一下坐起来。定睛一看,15岁的儿子竟然注册了抖音号。按图索骥点进去,里面果然发布了不少他自拍的作品,下面点赞互动的人还不少。我进而发现,他的朋友圈不是只有同学和小伙伴,还出现了“网友”。其中,不仅有三校联考第一名的学霸,还有榜上有名、多科不及格的学渣……
那一刻,我心里有点儿慌。感觉孩子的成长似乎是一瞬间的事。以前那个天天追着妈妈说个不停的小孩,忽然就有了自己的“朋友圈”。而我,却不是圈儿里的成员。幸得我快速做好心理建设,对于儿子的“朋友圈”,我始终告诫自己:放弃掌控欲,恰当的引导就好。
万物互联的时代,孩子网络社交的年龄提前在所难免。我没有责怪儿子开通抖音号,也没有怪他不向我汇报。但我郑重的提醒他自拍视频必须适度,对陌生人的评论更要小心谨慎回复;我不限制他加入王者荣耀通关群,但会告诉他,一定不要随便添加陌生人为好友;我不限制他交朋友的自由,但会在晚上临睡前的“交心会”上和他聊聊每天在学校发生的事,跟他交流一下妈妈的观点和看法。
如今,我已成功走进儿子的“朋友圈”。一如既往,认真倾听,保持“在线”。
作者单位:五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