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1年10月11日
实干显担当
●蒋长江
文章字数:1,381
  从基层技术员到项目经理,他脚踏实地,干劲十足。自2005年毕业参加工作以来,作为一名工程建设者,他将满腔的热血献给了工地,相继参与建设了宜万铁路、安哥拉罗安达、本格拉铁路、上海金山铁路、内蒙古集通铁路等。他就是一公司日喀则农村公路项目经理袁可,先后获得中铁二十局“先进工作者”“优秀项目经理”等称号。
  2015年,袁可调到内蒙集通铁路,担任路桥一队队长。按照业主要求,2016年底要完成管线内全部施工任务。面对任务重、工期紧、既有线施工安全风险高、环境恶劣等困难,他深感责任重大,在梳理工作思路、分析研究施工方案后,带领项目团队重新优化方案、细化任务,实行问题清单式管理,将现场问题按照主次进行排序并逐一解决,确保工期进度。
  同时,他高度重视项目成本控制,每月坚持召开责任成本分析会,强化数据管理,力求物资盘点的准确性。在既有线施工安全中,袁可多次组织开展营业线安全培训、技术交底,制定专项安全应急预案,坚持施工现场不符合安全质量要求的不进场、不登记、不施工,从源头上消除安全质量隐患存在的苗头。在施工区段创新采取“班子成员现场盯控法”“工作站包保责任制”“安全奖金激励机制”等方法,在既有线施工实现了安全施工无事故好成绩,受到集通铁路集团的表扬,并按期完成全线开通任务,得到业主的肯定,为中铁二十局赢得了荣誉。
  “别人不愿意干,我来干。”2017年2月,袁可再次踏上征战雪域高原的路,担任日喀则农村公路项目经理。
  日喀则地处高原高寒高海拔地区,全线最低海拔4400米,最高海拔5336米,沿线常年下雪、高寒缺氧、强紫外线、气候极端恶劣,方圆百里都是“无人区”。
  进驻项目后,胸闷气短、头晕脑胀、鼻膜充血、睡眠困难,一连串的高原反应接踵而来,个别同志还出现了血压偏低、心跳变慢等多种高原病症,就连普通的感冒都有可能危及生命。
  为了保证员工身体健康,袁可在项目部设置工地医院,配备了制氧机,还定期和日喀则市医院开展联合巡诊活动,及时为高反严重人员提供救治,确保员工身体健康。
  袁可无数次深夜在办公室苦苦思考筹划,怎么打赢这场仗……雪域的风、高海拔的阳光在这个敦实的工程汉子脸上刻下深深的高原红。
  施工现场点多线长,重点工程分布广,难点工程环境险,节点工程时间紧,而且全年施工黄金时段只有6个月。袁可按照施工区域,制定各施工节点攻坚方案并付诸实施。他多次强调:“现场如战场,没有退路,要打就打硬仗,来不得半点拖沓。”
  3年来,袁可带领项目全体参建员工,坚持科学量化工作,明确人员职责,加强过程成本管控,开拓创新,开展节点攻坚10多次,大规模劳动竞赛5次,圆满完成了日喀则农村公路项目长达172公里的建设任务,创造了在平均海拔4500米恶劣条件下的施工奇迹,得到了业主的高度肯定和信任。
  在施工中,袁可带领项目团队,帮助藏区同胞维修房屋道路、送药义诊,为藏区小学发放生活和学习用品,慰问学校师生、贫困牧民等,增进了和藏族同胞的感情和友谊,获得了当地政府“精准扶贫央企先行情系藏区爱心永传”的表彰,体现了央企的担当和责任,也为工程有序推进营造了良好的和谐氛围。
  近日,他又带着公司领导的重托,负责一公司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建设前期筹备工作,得知该项目平均海拔在4200米以上,他说:我已经习惯了高原气候,而且对高原项目施工有经验,没有比我更合适的人选了。”
  以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袁可坚守初心、忠诚履职,以实际行动诠释爱岗敬业、担当如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