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试验检测工作已经13年的朱刚,现任二公司银昆高速项目实验室主任。作为主任,朱刚除了做好仪器调整、检测数据等工作,调配混凝土、做试验块、添加减水剂……试验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也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因此,被同事称为“杂工”主任。
“看着一个个合格的混凝土试块,有时候就像看着自己孩子一样亲切。”谈起工作,朱刚的兴致高涨了起来。早在2008年,朱刚还是试验员,他第一次接触高性能混凝土。因为条件受限,钢丝绳斜拉式的小搅拌机没有配备液体减水剂的上料设备。为了保证质量,也为了掌握混凝土的状态,朱刚抄起减水剂就爬上了搅拌机。称重、添加、搅拌、检测……,整个连续梁每一个块段的混凝土,都是他亲自上手操作,看着混凝土出仓。回忆起曾经浑身上下全是水泥的样子,他认为,那是辛苦并快乐的过程,全程盯控让他对于业务变的更加熟练。
作为一名“铁二代”,父亲对他的影响很大。从事测量工作的“老铁道兵”父亲朱志俊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对于子女教育更是如此。朱志俊时常提醒朱刚,干工作要踏实、负责,试验工作关乎工程质量,不能马虎大意。
在工作中,朱刚也一直牢记父亲的教诲。事关质量只有合格,没有差不多。
在一次路基压实度的检测中,朱刚发现压实度的数据不达标,于是勒令工班返工。工班负责人找到朱刚诉苦,“一返工,进度就跟不上,成本也增加了,何况这次的压实度只是勉强不达标,我们下次注意,这次能不能就算了吧?”本想通过求情的方式来躲避返工的工班负责人在朱刚这里碰了壁。“试验检测就是拿数据说话,最终结果只有‘合格、不合格’,不合格就必须返工。”
在中兰铁路项目的一次制梁沙进场检测中,试验人员告诉朱刚。沙子其他指标合格,只是细度模数稍微差点。较真的朱刚严肃批评了这位同事,随后便退了这批材料。知道被退货后,供应商反应很激烈,找地方的人开始给项目施压。从朱刚那里了解了具体情况的项目领导非常支持朱刚的做法,宁肯重新招标换供应商,也坚决不把不合格材料用于实体工程。
得到支持的朱刚更加坚定自己的决定,连续被退了多批材料的供应商恼羞成怒,多次找到朱刚软磨硬泡。“坚决不妥协,材料是质量管理的源头。”朱刚最终顶住了压力,直到换了供应合格材料的供应商。
曾经被朱刚严肃批评的同事,也经过个人的不懈努力走上了实验室主任的岗位,还获得了陕西省技术能手的称号,被评为了中国铁建劳动模范。而朱刚也正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并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值得一提的是,朱刚目前与父亲朱志俊虽然同在银昆高速项目,但见面的次数却屈指可数。“坚守自己的岗位,踏实、负责干好工作。”这对父子兵正在用实际行动守住着测量和试验这两大质量管理的“关卡”。
作者单位:二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