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耸入云、山势陡峭的南迦巴瓦峰,水流湍急、险象环生的雅鲁藏布江,是爷爷记忆里的青春,也是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军人赤胆忠心的归宿。
1964年,为稳固边防,国家号召支援西藏,爷爷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怀着“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初心和誓言,毅然决然应征入伍,成为陆军第11师32团工兵连一员,前往青藏高原,执行戍边守土、保家卫国的重任。
为磨炼全连战士吃苦耐劳、连续作战的意志品质,加强队员们野外生存及作战能力,进行野外拉练。经常是凌晨4点出发,在平均海拔4200米且昼夜温差大情况下,要走完400多公里路。在一次拉练中,刚入伍的队友因高原反应、水土不服而无法前进,爷爷便主动帮队友背负枪支弹药干粮,让队友搭在自己的背包上前进,就这样攀高峰、跨激流、越险阻,经历两天一夜,带着队友走向终点。因拉练表现极佳,爷爷受到连队嘉奖。在他6年的军旅生涯里,连续五年获评“五好战士”。
1965年,由于印巴战争,陆军第11师派工兵连驻扎雅鲁藏布江畔,肩负起开路架桥、布雷排雷、修建防御的重任。当时交通不便,物资匮乏,工兵们便就地取土,用雅鲁藏布江水拌和筑墙、建设营地。在驻扎期间,全连战士严格遵守“进军西藏,不吃地方”的要求,利用训练之余,开荒种菜、蓄养家禽,通过共同努力实现了扎根高原、保家卫国、建设西藏的目标。
然而,扛过了高寒缺氧的地理环境,挨过了冰天雪地的恶劣气候,却逃不过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1970年的冬天,爷爷因执行任务,意外坠车导致脑震荡被迫退伍,这也成为他毕生的遗憾。对爷爷来说,脱掉的不只是军装,更是洒满青春的迷彩。转眼间已阔别西藏50余年,76岁的爷爷最大的愿望便是重返西藏,再看一眼曾经战斗过的地方,这种情怀,也只有高原戍边的人能感同身受吧。
退伍后,爷爷先后在生产队负责财务、民兵训练等工作,他始终牢记党员身份,保持军人作风,每天雷打不动五点起床,坚持晨练。
1994年,为响应地方政府发展果树产业、致力脱贫的号召,爷爷主动学习果树栽培知识,成为乡里第一批种植果树的人。通过认真研究、勤恳耕耘,家里果园收获颇丰。有了经验,爷爷决定带动更多村里人脱贫致富,他主动拜访杨凌农业示范区多位专家,并邀请专家们到村里授课,成立果树协会,到附近20多个村子举办技术讲座,为大家提供技术指导,爷爷也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李老师”。
小时候,受爷爷影响,对无惧艰难险阻、毅然援藏的戍边战士无限崇敬;长大后,对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不怕苦、不怕死的铁道兵们心生敬仰。爷爷在工兵连的故事,让我对铁道兵前辈也产生莫名的亲切感,在我心里他们都是“打不垮、炸不断”的硬骨头,都肩负着保家卫国、修建工事的重担。我很庆幸能加入中铁二十局,成为铁道兵后裔,我将带着爷爷的满心期盼,发扬中国共产党“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砥砺前行、开拓进取,为我国铁建事业做贡献!
作者单位:三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