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3年01月01日
毫厘之间书写测绘人生
——记二公司沈白高铁项目精测队队长史连芬
●邵兴帆
文章字数:1,228
  从林城贵州到通化山城,从“技术小白”到测量“精兵”,在测量这个岗位上,史连芬一干就干了18年。
  这18年间,史连芬曾经辗转长白铁路、沈白高铁等多个项目,既攀爬过崇山峻岭,又跋涉过激流险滩,但是对于测量工作这个苦差事,他从来没有抱怨过,而是肩挑着测量仪把所有的心血都扑在每一毫一厘数据的精准上。
  “要想干好测量这项工作就要不怕苦、不怕累。”翻开史连芬的笔记本,里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在现场测量的各个数据。2004年夏天,初出茅庐的他被分配到贵州崇遵高速公路工程,崇遵公路作为当时世界级难度的高速公路,山峦重叠、沟谷纵横,“黔路更比蜀道难”正是它的生动写照。在开完迎新会的第二天,他就跟着师傅扛着测量仪、拿着镰刀爬到施工现场进行放线测量,由于放线点位于山涧深处,不但路途艰险,风吹日晒、蚊虫叮咬更是家常便饭,身边的学员纷纷打了“退堂鼓”,但是他咬紧牙关坚持下来,仔细校正测量数据、提升绘图技能,凭借着这股不服输的劲头,他不仅与身边同事成功地完成了测量任务,并且在一线快速成长起来。
  在长白铁路扩能改造项目施工期间,他担任测量负责人的工作。由二公司承建的长白铁路扩能改造工程2标全长65.85公里,是全线任务最重,营业线施工干扰最大的标段,现场测量工作尤为重要。为了挑起测量这个“大梁”,他白天带着干粮、水以及测量器材到现场开展测量工作,晚上再连夜加班加点绘制施工图纸。在该标段K44+460里程转线拨接中,他过硬的专业素养起到了尤为关键的作用。为了使拨接满足行车条件,他在现场一遍遍测量轨道接入的位置,再精算拨接段的长度。为进一步缩短拨接长度以及施工时长,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复核、调整拨接口曲线资料,成摞成摞的绘制拨接口设计图,直到各项设计数据精准规范才行。在全体人员的合力攻关下,项目顺利实现了长白新线行车,看着拨接后第一辆货车平缓、安全得驶过管段,史连芬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沈白高铁项目涵盖11个隧道施工,且位于高寒地区,存在多年冻土,冻土深度深达一米八左右。测量控制点的不稳定直接影响到整体工程质量,有过高寒地区项目测量经验的史连芬主动请缨担当项目精测队队长,扛下这个“硬担子”。为了攻克冻土测量难题,他与项目测量人员结合现场地质情况,详细制定了《冻土地区测量深埋点施工手册》,保证现场控制点埋到一米八至两米左右,只要现场有一点不符合手册规范的地方,他都会立即“黑脸”纠正。
  “要想数据不跑偏,测量员就要多花心思、多跑路。”沈白高铁项目全线含有多个隧道,隧道放线任务艰巨,为此史连芬牵头引进了智能“测绘兵”——实时动态定位测量仪,为了减少测量误差,他总是让项目测量员与施工队的测量员齐上阵,多次进行复核、测算。当前通化正是冬季施工,寒风刺骨,测量的时候要双手稳住全站仪,长时间保持一个动作,手脚冻坏是常事,考虑到测量数据的精准性,他从未有一丝懈怠。
  通过在一线十几年的历练,史连芬在岗位上练就了“一身武艺”,在二公司测量技能大赛中,他先后获得技能能手一、二等奖等荣誉,在于毫厘之间书写了精彩的测绘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