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起身走向窗台,仰望夜空满眼皆是星辰,感觉又回到了那个熟悉地方。还是那群熟悉的人围坐在篝火旁,任凭那皎洁的月光肆意挥洒在身体的每一寸肌肤上,话里话外唠着家长里短,嬉闹声不绝于耳。
只是那张属于奶奶的凳子,空荡荡的,分外抢眼。
记得小时候,我总喜欢听奶奶讲述她的过往。奶奶说,老家堂屋前以前是两块地,一块砌了田坎插秧苗,一块用竹篱围了起来当菜园。白天,孩子们在田坎上追逐打闹,她和爷爷则在田间地里辛勤劳作,靠着这一亩田和一方菜园,思索着如何把孩子们拉扯长大。
假如日子能这么过下去的话,倒也还算不错。但爷爷却悄无声息地走了。前一秒,他还躺在藤椅上品着“琼浆玉液”酒,醉醺醺地说着些奶奶听不懂的话。奶奶进一趟菜园子的功夫出来,他便不再吱声了,她以为爷爷是喝多睡着了,毕竟早就习惯了。
奶奶说,爷爷走了就走了。她一个吃树皮、挖野菜,吃苦走过来的人,养活几个小孩不是问题。虽然奶奶嘴上这么说,但是大家都能感觉到,曾经那个喜笑颜开的奶奶不见了。毕竟,需要她抚养的孩子可不是一个两个,而是整整五个。
也许是经历了太多人生路上的起起落落,奶奶总能在我们这些晚辈遇到挫折时,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人生的感悟。
还记得,初入职场的我,有些迷茫不知所措。奶奶对我说:“你的工作就好比我的菜园子。什么时间种什么、怎么打理、什么时候收获,都需细心研究。掌握好它的规律,这一年四季,自然就不愁吃喝了。”奶奶凝望着我,接着说:“倘若哪天奶奶身体吃不消了,这块地还得有人打理,如果我把它交给你,却不告诉你这些规律,你能打理好吗?所以,你做好了自己的工作,那是本分。在做好的同时,你还能教会别人怎么做,这才算得上是学懂做通了。”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工作,我终于渐渐理解了奶奶的话。
都说老人年龄越大越喜欢钱,奶奶也是如此。虽然四世同堂,奶奶在家里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但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晚辈们不仅拎着大包小包的礼品去看望奶奶,还会给奶奶递上一个大大的红包,奶奶也会开心收下,因为他们知道,这才是奶奶最喜欢的。而我最懂奶奶,也知道奶奶喜欢钱的原因,记得上学那会儿,每次坐车离家前,奶奶总会悄悄地趴在车窗边,一边伸手递给我一个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小布团,一边小声叮嘱说:“不要告诉你爸你妈,把钱拿着在学校里买点好吃的,别不舍得花,奶奶还有。”那一刻我的眼角湿润,将奶奶对我的爱铭记在了心里。
生活劳累的奶奶,身体落下了不少毛病,但她从来不去医院。用她的话说,医院看病太麻烦,手续太多,一点小病就是一天时间,不如去小诊所拿点药吃省事。即便是小诊所拿的药奶奶吃起来也是很费劲,为了让奶奶按时吃药,家里人想尽办法,比如悄悄把药放进她的水杯里,等药化开了再加点糖让奶奶喝。
纵使奶奶心眼再多,终究还是防不住身体的诚实。一天早上,奶奶一如既往地提上水桶去给亲手种下的菜叶浇水,走到一半的时候,手却突然疼得不听使唤,水桶嘭的一声掉地上。父亲听见动静,赶忙上前带着她去了医院。检查过后,医生把我们叫到屋外。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奶奶的肩上长了一个瘤,但年迈的她很难承受手术带来的风险,建议借助药物进行控制,但在过程中会伴随一定的疼痛。
医生的建议让大家犯了难,而奶奶却不知是何时站在了身后。“什么大风大浪我没见过,一个瘤而已,能把我怎么样?你们都去忙吧。”完全没顾及大家满脸的愁容,她自顾自朝着医院大门走去……
在2022年6月,固执己见的奶奶,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而奶奶的模样,只能永远地镌刻在我的脑海里。
逝者长已矣,生者如斯夫。奶奶用一生与苦楚斗争,虽抹掉了喜笑颜开,却也换来了儿孙满堂。我想,此刻的奶奶一定在天堂,幸福地跟爷爷在细数着她人生的辉煌过往吧。
作者单位:房地产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