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公司成都地铁17号线项目办公室等待项目副总工程师王海瑞的时候,办公室主任杨帆一会儿收发文件,一会儿整理“项目每月之星”测评表格。
看到杨帆在电脑前忙得团团转,笔者忍不住问他办公室分配的新员工哪去了。“按照项目部的规定,刚入职的新员工这个月要在安质部学习。”杨帆说道,“分配在办公室的新员工虽然是学新闻专业的,但是在施工现场,保证自身安全是最起码的。”
在王海瑞的带领下,第一站去了距离相对较远的踏雪桥站施工点。“进工地要戴好安全帽!”工地大门口刚要下车,小车驾驶员立即从后备厢拿出安全帽递到了笔者手中。
本以为戴好安全帽、又有副总工程师引路,便能在施工现场畅通无阻。熟料,还没过安全门,就被保安拦在外面。“我没有见过你,外部人员进入施工现场要登记一下。”纵使王海瑞解释,笔者是单位内部的人员,但是保安还是执意拿出登记簿,让笔者签下了姓名和进场时间。
成都地铁17号线项目正处于收尾阶段,但在现场走了一圈,还是被他们浓厚扎实的安全氛围所感染——基坑被围挡和护栏包裹得严严实实、临时配电箱上悬挂着责任人名字及联系电话、身着红色马甲的专职安全员几步一岗……
从地面步入底部开挖区,需要从10多米高的笼梯走下去。紧紧跟在王海瑞身后准备进入笼梯,笔者再一次被旁站的“红马甲”拦住了。“最多只能允许5人同时通行,等前面的人员全部离开后,你再进笼梯。”安全员指着一旁“最大荷载5人”的红色警示牌说道。
在二仙桥站施工现场,正在进行通道内的附属工程施工,一台混凝土泵车准备进入工地进行挡墙浇筑作业。巨大的泵车在安全员的指挥下,在工地门口缓缓掉头,看守大门的门卫则在不远处叮嘱新员工注意作业车辆。
绑钢筋、安装脚手架、布设防水层……不到500平方米的基坑内,40多名施工人员正在紧张忙碌作业。“现阶段虽然都是一些附属工程施工,但基坑内交叉作业多,安全管理一样不能掉以轻心。”王海瑞指着基坑上方的2台摄像头说,工地的角角落落都能无死角监控,只要进行作业,旁边必须要有安全员盯守。
为了拍摄大家忙碌的作业场景,笔者试图爬到一组并不算高的脚手架上取景,“要上去脚手架,必须佩戴好安全绳。”现场安全员边说边把自己身上的安全绳解了下来,牢牢地穿在了笔者身上。
正是川渝地区最为酷热的时候,一通折腾,笔者早已是全身冒汗。看到横置在半空中的临时通道下方有块阴凉地后,便走过去想纳凉休息一会儿。“这里不能停留,小心上方有杂物坠落!”在又一名“红马甲”的驱离下,想在工地纳凉的“小心思”只能作罢。
看到笔者返回办公室,杨帆问有何收获时,笔者发自内心地回答:“没有想到,一个临近收尾的项目,安全工作还抓得这么严。”
“越是收尾越要奋发嘛。”杨帆笑呵呵地说,不安全行为就是项目施工最大的“敌人”,自进场以来他们对安全工作从来都没有懈怠过,从项目经理到安全总监、从技术员到后勤临时工,全体人员都是安全员,大家事事处处都在抓安全工作。
离开成都地铁17号线项目时,笔者深刻感受到,这一天的工地采访,是一趟收获满满的“安全课”。而笔者的“老师”,正是送来安全帽的司机、递来登记簿的门卫,还有那一个个火眼金睛的“红马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