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3年10月11日
26次拼装 总重3200吨 累计误差1厘米
国内首例中承式空间Y型钢箱拱桥合龙
文章字数:992
合龙后的东庄水利枢纽泾河大桥

吊装作业

合龙拱段安装就位

  礼泉讯(赵渊青 陶柯宇 徐彬)10月10日,在国家重大水利工程——陕西东庄水利枢纽泾河大桥施工现场,经过缆索吊装系统20分钟的牵引,重达28.4吨的最后一段主拱顺利到达270米高的拼装点,实现该桥主拱合龙。
  泾河大桥全长284米,是中承式空间Y型钢箱拱桥,在平面和立面均呈现Y型结构,桥梁结构设计新颖,在国内尚属首例。
  泾河大桥的设计方案摒弃了传统的二维拱肋结构形式,采用单双结合,主、副拱联合受力的新模式,且为空间三维曲线拱,施工难度极大。
  该桥主拱分为26个节段,此次合龙拱段长10.72米,高3.075米,重28.4吨。为确保吊装的顺利进行,五公司东庄水利项目建设团队成立了科技攻关小组,通过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提前在高山峡谷地带对耐候钢高空三维定位及焊接技术不断进行研讨实践,形成成熟焊接工艺,为泾河大桥施工提供有力技术保障。
  据该项目负责人马敏介绍,泾河大桥施工期间,现场每天有近百名施工人员在峡谷上空作业,项目部专门成立党员安全监督岗,对施工各环节进行无死角监督。与此同时,26节总重超过3200吨的主拱节段,在270米高空中衔接,累计误差必须控制在1厘米内,为此测量控制是施工最为关键的环节。“最后一个节段吊装,仅耗时25分钟,但我们的技术攻关团队提前筹划,制定各类预案。将吊装最佳温度控制在15摄氏度,一旦温度过高,钢节段会热胀,导致无法合龙。”马敏表示,大桥合龙后,他们还将继续精心组织,从人员、设备以及资源配置方面加强配置,并有力借鉴主拱施工经验,持续做好技术攻关工作,依托BIM技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和虚拟拼装技术,优化副拱、主梁吊装节段和施工工序安排,提高施工作业工效和作业质量,完成相关工程施工任务。
  泾河大桥预计2024年底建成通车,届时将成为东庄水利枢纽对外交通的重要通道以及关中峡谷旅游带的重点景观桥梁。礼泉县叱干镇到淳化县车坞镇的车程将由原来的80分钟缩短至10分钟。
  东庄水利枢纽被称为现代版的“愚公移山”工程,建成后将成为陕西库容最大、坝体最高、单体项目投资额最大的水利工程,将有效缓解渭河防洪压力,确保西安、咸阳、渭南3市9县区近150万人和80万亩耕地的防洪安全。同时还将减少渭河下游和黄河泥沙淤积,缓解渭北旱塬缺水,优化关中地区水资源配置和电力供应,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陕西日报、陕西电视台等媒体多次报道本次大桥合龙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