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过完春节,春寒料峭,我从湖北仙桃农村老家,跟随几个干建筑的老乡,带着对海滨城市的无限向往和对未来的期许,踏上了北上青岛的火车,成为青岛地铁2号线一期李村公园站的一名建筑工人。
那一年,我23岁。
一晃十年,在“建设世界一流地铁”总目标指引下,青岛地铁四通八达,惠及岛城,我从一名地铁领域“职场小白”到业务精通的“行家里手”。
十年,地铁见证了我的成长。
我叫潘峰,现在是四公司青岛地铁2号线二期工程01工区折返线区间隧道开挖班班组长。
从“门外汉”到“多面手”的蜕变
刚到地铁2号线一期项目李村公园站时,因为从未接触过地铁隧道施工,无任何工作经验,也没有过多的社会阅历,完全是个“门外汉”。
为了尽快适应角色,我从最简单、最繁重的立架工人开始干起,跟随中铁二十局四公司技术员整日泡在地下20多米的隧道,艰苦的工作环境磨炼出了我坚韧不拔的品质。此外,业主和四公司在安全、质量、进度上的精细管理,让我受益匪浅,为了不在工作上出岔子、留尾巴,我积极向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和管理人员虚心学习、请教琢磨,很快便成长为一名掌握立架、喷浆、锚杆、爆破、焊接等隧道施工关键技术的“多面手”,工作中也能够独当一面。
因为能吃苦、守规矩、懂管理,我在地铁2号线的工作表现和能力,得到了业主、项目部的充分认可。
隧道贯通后,到了2018年,我又随中铁二十局四公司转战4号线沙子口站静沙区间。在那里,我充分发挥自身在技术和管理上的优势,成长为一名开挖班组班组长。
从“小秧苗”到“顶梁柱”的成长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随着在青岛地铁施工过程中的持续积累和刻苦锻炼,我逐渐告别了最初的青涩和浮躁。身为一名班组长,平添了几分使命感和责任感。
工作上的起色,年收入的增加,家中老爹老妈看在眼里、喜在心头。每当过节回到仙桃老家,家里人一起聚会时,他们也总会让我聊聊在青岛建地铁的经历和故事,为我从事这样一份非常荣耀的工作而感到骄傲和放心。
参与青岛地铁建设的过程中,我也通过自己的努力在老家城里买了房子、娶了老婆、有了孩子。
今年暑假,妻子带着孩子来到青岛探亲,我们一家人得以短暂的团聚。在外这么多年,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是我最温暖的支撑,为了弥补对他们的亏欠,我陪着他们坐着地铁在这个城市穿行,到各个景点游玩,风光旖旎的美景让他们陶醉和欣喜,便捷的地铁交通也让他们赞叹和惊讶。
经过2号线李村公园站的时候,我告诉孩子,这是爸爸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孩子的兴奋程度远高于去景点游玩的兴致,我能感受到他对自己父亲的崇拜,也为自己从事地铁建设事业感到满足。
作为家中“顶梁柱”,我的想法就是带着班组兄弟们干好青岛地铁建设工作,保证安全、保证质量、多挣点钱,让家人在我们的努力下,过上更好的生活。
从“杂牌军”到“正规军”的升级
记得刚接触青岛地铁隧道开挖施工时,我所在的作业班组和四公司,无论是在安全管控、质量提升,还是在进度管理、成本测算上,都在不断进行磨合和探索。
随着地铁一期、二期、三期的不断推进,尤其是推行班组建设之后,班组管理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作为一名班组长,我对班组建设推行成效的体会更为深刻。以前,工人工资发放保障机制不是很健全,工艺工法改进创新性不足,导致班组人员流动性非常大,对施工生产造成极大影响。如今,通过“小立法”+二次分配以及薪酬无拖欠的保障,作业班组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了释放,加上“两进”人员深入班组,也拉近了彼此距离,有问题双方协商解决,让工人兄弟们感受到作为一名劳动者的尊重。“酒店式管理、管家式服务”的后勤保障,让外出务工的我们完全没有了生活上的后顾之忧。
近几年,我深有感触,感受到我们务工人员不再是无名之师,人员相对固定,不仅可以参与民主管理,对现场施工工艺工法改进创新进行举手表决,也可以参与奖金的分配,还可以对生活上的需求打打分、提提意见,管理愈发正规,使我们的积极性、责任感也愈发强烈。我们总喜欢开玩笑说自己如今已经成为地铁建设的“正规军”。
十年前,我与青岛地铁2号线结缘;十年后,我又在2号线东延线奋战。弹指一挥间,从2号线、4号线,再到2号线东延,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青岛这座城市因为地铁建设发生的巨大变化,我的生活也因为参与青岛地铁建设而越来越好。
现在,“建设世界一流地铁”的目标,让参与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鼓舞,作为一名班组长,我也将以我最大的努力为实现这个目标添砖加瓦。
期待未来,能与青岛地铁一直一路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