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讯(李燕娜)11月27日,伴随着机器发出的轰鸣声,混凝土缓缓注入轨枕钢模,四公司西十高铁商洛轨枕场正式启用并投入批量生产。至此,西十高铁轨枕生产正式揭开序幕。
占地60余亩、月产量超过4万根的商洛轨枕场,是西十高铁(陕西段)全线唯一,也是目前中国高铁行业内采用前沿科研成果,以物联网+智能建造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化轨枕场,承担着全线约50.3万根SK-2型双块式轨枕的预制任务。从选址开工建设,到建成通过验收,再到正式批量生产,四公司西十高铁项目建设者仅耗时97天,创下同等规模、国内智能化轨枕场建场最短周期。
在商洛轨枕场的建设阶段,项目部将5G、物联网、智能视觉识别系统、大数据和智能机器人等技术融为一体,为16道生产工序配备了智能化生产设备,实现了轨枕生产的少人化、信息化、智能化,极大节约了劳动力。这座智能轨枕场在代替了传统人工作业的同时,还实时采集生产过程中的各类数据,一旦检测到异常生产数据会立刻报警提示,避免了过去人工操作失误带来的损失,为轨枕质量提供了多一层保障。
“传统的轨枕场60名工人满负荷作业,一天也只能生产不到1000块轨枕,而智能轨枕场只需要10多名技术人员每天可生产轨枕1600块,生产效率比过去提高了60%。”该项目负责人李宗辉介绍。
走进900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安静整洁、宽敞明亮,10余名施工人员正操作电脑和智能机械臂进行箍钢筋、混凝土入模等生产作业工序。轨枕加工完成后,他们还设置了12个独立养护坑,采用自动温控系统等,通过7天的全自动养护达标后,再统一储存到存放场。“以前传统的轨枕生产劳动强度非常大,像打磨这些工序噪音和粉尘都很大,而且操作稍有差池,就会造成轨枕质量不过关,导致返工。”轨枕场技术负责人胡大啓说道。
西十高铁建成通车后,西安至十堰将实现1小时内到达,武汉至西安间列车运行时间将缩短至2.5小时,对贯彻落实中央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强关中平原城市群与长江中游城市群联系,带动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完善国家高速铁路网布局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