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3年12月01日
追寻襄渝线上的铁道兵
●唐辉
文章字数:1,315
  今年很幸运在中国铁道建筑报社学习,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协助老师策划官网“中国铁建成立75周年暨兵改工40周年”专栏。因专栏上线涉及图文史料繁杂,为确保信息严谨,铁道兵纪念馆深藏的历年年鉴史料成为我的“重要宝库”。当翻阅襄渝铁路相关资料时,铁道兵6师26团6连班长黄景志安葬于铁道兵重庆烈士陵园的图文信息,如一道惊雷在脑海炸开……
  良久惊兼喜,殷勤卷更开。襄渝铁路全长916公里,全线716座桥梁,405条隧道,是联系中原、西北与西南地区的交通大动脉。在当时中国地图上,是不做标记的秘密国防铁路线,因战备需要,主干线大都隐蔽在茫茫大山深处。修建过程中,铁道兵付出了重大牺牲。长眠重庆陵园的17名烈士英名,与他们修建的襄渝铁路一样永载史册。
  阅完眼前相关资料后,我为修建襄渝铁路而牺牲的铁道兵战士深深震撼。陵园所处位置在重庆合川三汇镇,而自己与合川结缘已近4年。常说相遇是最好的安排,我亦无例外。爱人一家均为土生土长合川人,岳父毕业于重大建院。作为光荣的铁道兵传人,第一次知晓陵园住址竟是偶然查阅年鉴史料……念此深深自愧,但莫名的情愫在心中涌动,心绪无限。
  “一定要去铁道兵重庆烈士陵园看一看!”。朝圣的“思想种子”一经播种,追寻的脚步便急如星火。规划好路线后,便与爱人乘坐城际班车前往三汇镇。在铁道兵改制转企、登高英雄杨连第等话题沉浸中1小时的班车之旅不过瞬间抵达。到达镇主街后,为保持仪式感,剩余6公里我俩决定步行前往。一个半小时后,便到达陵园所在地——三汇镇康佳村华蓥山南段北麓。
  烈士陵园与康佳村委相对而望,紧邻繁忙的G244国道,掩映在青松翠柏中。陵园正门,左右各有一座方正的四柱廊亭,经岁月洗礼,仍雄姿傲立。两亭柱间上端设置门额,上书“铁道兵重庆烈士陵园”九字行楷。沿阶拾级而上,经过廊亭,青石栅栏两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鲜红的题刻分列两头,在青松翠柏的掩映下苍劲有力。
  郁郁青柏掩忠骨,烈烈英魂诉长风。黄景志烈士的墓坐落在陵园最中间的位置。1969年6月7日,在襄渝铁路三汇镇烂田塆隧道施工中,他为抢救战友英勇牺牲,时年仅23岁。青春换得江山壮,碧血染得天地红。时年8月20日,《重庆日报》第2版刊登报道了黄景志烈士的英雄事迹,并发表题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社论;8月30日,铁道兵党委于为黄景志追记一等功。后续,他的名字分别收录在《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志(1948—1995)》《铁道兵英烈》等名录中,以志铭记。
  思绪连绵,清辉朗照,移步缅怀,环绕致敬。17名烈士发于川、黑、闽、辽、黔、冀6省,因共同的梦想汇聚襄渝铁路,牺牲时,年龄最大的仅42岁,最小的才19岁。他们有的为抢救国家财产献出宝贵生命,有的为了抢救战友而光荣牺牲。陈列橱窗前的一幅幅详实珍贵照片,记录着铁道兵战士们英勇无畏、默默奋战的瞬间。沉浸其中,当年铁道兵战士在襄渝线上挥洒热血的场景在眼前浮现;目遍山野,数万中国铁建人奔赴山海铸就通途的道道剪影又接连闪过。
  当前,中国铁建上下聚焦价值创造,也曾深深叩问“该怎么做?”“平凡的岗位如何谱写动人诗篇?”……幸访于此,铁道兵先烈用平凡英勇的一生,给我留下了更为具体真实的注解——不忘初心、珍惜岗位,如是而已。
  哼唱着熟悉的《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归途的脚步也更加坚定。
   作者单位:三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