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上班步入洛阳基地办公楼大厅,毛泽东主席题写的“铁道兵”三个大字映入眼帘,让我心底肃然,精神振奋。“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风餐露宿,沐雨栉风,铁道兵前无困难。”叶剑英元帅为铁道兵写的题词是铁道兵工作和生活的真实写照。
我的父亲,曾经是一名铁道兵,家中留存有他年轻时穿着厚厚的军棉袄、腰扎皮带、头戴军帽时英姿飒爽的照片。在中铁二十局集团铁道兵第十师纪念馆征集实物期间,我从家中小木箱里翻看到了父亲遗留的珍贵物品。
那是一本珍藏久远的红色笔记本。前页印有红色印章印和一些手写填入的字:“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毛泽东思想。”里面还记录着“8726部队第五次‘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四好连队、五好战士’代表大会赠予,1969年12月23日。”笔记本里,还有父亲用钢笔记录的从事火车列检工作期间的部分学习笔记。那些纯蓝色墨水字迹细小,表格和内容多而复杂。
翻阅纸页,睹物思人。47岁的我,第一次真正了解父亲的过往曾经,他竟如此勤学,对待工作细致入微。心中,自是欢欣。想来父亲当年才23岁,却已很能干。连同那枚“五好战士”徽章,我毫不犹豫地捐赠给纪念馆。红色的记忆记载了每位铁道兵的付出和奉献,留存久远。希望纪念馆征集到的每一件实物,都能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在四公司洛阳基地,很多退休职工曾经是铁道兵战士。如今,他们已是白发染鬓角,风霜刻脸庞。座谈会上,我聆听他们的故事。
朱树根,1965年参军训练半年后,被派到越南战场上抢修铁路、栈桥和公路,当谈及炮弹轰炸场景和牺牲的战友时热泪盈眶。“新中国成立以后,铁道兵修建了我国最艰难、最危险、最难修的铁路干线,如鹰厦线、成昆线、青藏线、南疆线等工程,那时在无人烟的地方没有道路和机械设备,施工时基本用风枪、小推车、洋镐等工具,吃的食物、睡觉的铺板等都是靠人扛进山里,铁道兵战士给社会主义建设和铁路建设立下了不朽功勋。”回忆往事,80岁的朱树根感慨万分,感触很多。他说:“看到中国铁建跻身世界500强,把铁路修建到了世界各地,我们由衷地感到高兴和自豪!”
几十年来,老一辈把青春与热血奉献给了中国铁路事业,无怨无悔。如今他们退休了,身为铁道兵战士引以为荣,作为中国铁建一员感到骄傲。
铁道兵是一支肩负特殊使命的队伍。在解放战争年代,仗打到哪里,铁路就修到哪里。为修建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不怕蹲战壕、流血牺牲,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完成了祖国交给的任务。
世界在变,铁道兵精神不会变。中国铁建繁荣发展壮大,离不开铁道兵精神的支撑。历史的记忆犹新,父辈的旗帜永不褪色,铁道兵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也将会代代相传。
红色血脉,凝聚力量。我亦平凡,传承和发扬铁道兵精神是我们青年一代的使命。我们将坚守传承父辈的精神,不忘初心、实干笃行,砥砺奋进。
作者单位:四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