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19年08月01日
一位全国劳模的70年
●张文
文章字数:1,690
  半年前,当陕西省委书记胡和平在陕西大会堂宣布,中铁长安重工公司钳工井华山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时,在电视的那头,有一位老人缓缓留下泪水,他感叹道,我们公司又出了一位全国劳模,劳模精神有人传承了。
  这位老人名叫彭少华,是长安重工公司一名退休职工,同时也是全国劳动模范的获得者。他的70年人生历程见证了中铁二十局70年春风化雨,70年跨越腾飞。
  他的70年,是一名光荣铁道兵,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无怨无悔的承诺。
  彭少华出生于四川乐山市藕塘村一个农村家庭,在家中三个子女里排行老大。1969年,他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入伍后被分配到铁十师修理营,在营内负责车辆的维修工作。
  后来,彭少华所在的连队在四川峨眉山驻扎,他与战友曾火民是同乡,两个人为了大箱发动机的修理难点,常常在夜晚举着灯,找书籍、查资料,讨论解决方案,老曾对于他来说,不仅是战友,更是至交。几个月后的一晚,彭少华与战友们维修施工器械时,狂风大作,将他所在的生产车间刮倒了,厚重的钢筋、机械重重地砸到了昔日的战友身上,彭少华站定了身子,就急忙寻找他的战友老曾,但找到的老曾却满身是血,脸上都看不出样子了,他扛起老曾,踏着山路往乐山医院跑,路上两人还一直惦记着机械垮塌损失程度大不大?耽误了铁路修建怎么办?耽误了通车时间怎么办?要恢复多久才能继续帮连队把设备修好?等他把老曾送到医院,护士才慌忙拦下他,原来他的耳朵也被砸烂了,血流不止,自己却没有察觉到。
  那些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依然誓死保卫铁路修建的战士们,使我们真正读懂了那句“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的真正含义。
  他的70年,是一名企业员工,为强工富企提升信誉,是无限自豪的光荣使命。
  兵转工后,修理营改名为铁道部二十局修理厂,彭少华也脱下军帽,正式成为一名车间钳工。那时候的修理厂一无设备,二无厂房,三无核心产品。在这样的困境下,第一代机械厂人开始了筚路蓝缕的创业历程。
  为了生存,彭少华加入了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相结合的产品开发小组,随着压路机、牵引机的问世,他要根据客户要求对产品“量体裁衣”,这对技术工人来说要求是很高的,为了练出令人称道的“绝活”,他在机器前反复摸索,休息时间车间内还会传来他的锉刀声。每次零部件加工前,他都会提前拿到图纸,用尺子精细标注出每个细节加工部位的尺寸,精确到毫米。对于拿不准的零部件,就找来类似材料的废料、边角料仔细“磨合”,找准哪个位置是难点。紧盯着每一个细节,让自己的手形成对薄厚的精准感受,这些经他加工出来的零部件质量误差不超过一毫米,他用手做的活儿比机械加工的精度还要高。
  他的70年,是一名劳模,是传承匠心精神,用精益求精的态度去完成一项事业。
  去年,在得知长安重工成立的消息之后,彭少华的内心是惶惶不安的,他不知道自己昔日精心打磨的产品是否可以延续生产,不知道自己曾经并肩奋斗过的战友是否还能延续匠人之心。在公司成立一周年之际,已经退休了的彭少华再次来到生产车间,他被眼前的场景震撼了,占地303亩的生产基地,车间内机器高速运转,材料码放整齐,工序衔接紧密,是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
  他看到自己加工了数十年的产品压路机,面貌已经焕然一新,不仅在国内销量剧增,还出口至亚非欧14个国家,而车间另一边,一系列新研制的高端产品更让他目不暇接。
  “老彭你看,这是咱公司自主研制的65吨电机车组,是陕西生产的第一台,现在在广州签了很多大订单,大家生产的劲头足着呢。”“老彭,你再看这个大家伙,你一定肯定没加工过,这是咱们公司制造的盾构机,是陕西制造的最大直径盾构机,咱生产起高端产品来可一点儿都不马虎。”“老彭,这台起重机就要发往广州了,小刘也会跟着去现场,咱们现在是一站式服务,人都夸咱们服务好呢。”“老彭,这是咱们的劳模工作室,劳模带领大家常在这里研讨,学习,现在人人都争当工匠。”彭少华听后心潮澎湃,对企业发展满怀憧憬,他还不忘告诉曾经的徒弟们,做产品要牢记三点: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一以贯之。
  他的70年奋斗历程也是无数曾为企业奋斗,或者正在为企业奋斗的中铁二十局人物缩影,正因为有每位中体二十局人的努力,企业才能跨越腾飞,勇攀高峰!
  作者单位:中铁长安重工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