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3年01月12日
奋进新征程 谱写新篇章 为全面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而团结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第四次党员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摘要)
(2023年1月11日)
雷位冰
文章字数:7,840
  本次大会,旨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回顾总结二十局集团公司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以来的工作,分析研判形势,确定今后五年企业党的建设和战略部署,选举产生新一届党的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凝聚全集团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的智慧和力量,立足“三新一高”,以深化改革、提质增效、管理提升为支撑,以打造核心竞争力为突破,奋进新征程,谱写新篇章,为全面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而团结奋斗。
   一、守正创新、开拓进取,企业历史再添新荣光
  ——企业综合实力稳步提升。2017~2022年12月底,新签合同总额8934.08亿元,新签合同额、企业总产值、营业收入、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分别为百分之12.91、9.85、3.84、12.22。企业资质晋升为“七特七甲”,人均年收入增至13.99万元,增长率122.77%,研发经费投入连续5年占营收比2%以上。有9家单位先后入选中国铁建工程公司“20强、10强”榜单。
  ——总体发展布局趋于合理。
  推动战略思维升级。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推动企业管理升级。
  推动商业模式升级。
  ——市场竞争动能明显增强。
  着力推进治理创新。
  着力推进基础创新。
  着力推进技术创新。
  ——国际化经营水平再提高。在开拓市场方面,国别市场增至15个,享有中国铁建在安哥拉、莫桑比克、巴西、蒙古国、乌兹别克斯坦、马拉维的经营主导权。业务涵盖基建、投资、运营、设计、咨询、贸易等多个领域。在践行使命方面,建成全长1344公里的本格拉铁路、全长487公里的罗安达铁路、全长650公里的纳卡拉走廊铁路,占中国在海外修建铁路总里程的1/5。建成全长230公里、在巴基斯坦智能化程度最高的卡·拉高速公路。经营管理的莫桑比克中非赛赛农业合作项目,年产水稻超1.6万吨。在企业贡献方面,二十局连续三年获评“对外承包工程行业A级企业”,陕西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奖、“央企突出贡献奖”,多项工程获“国际工程绿色供应链管理优秀项目”,2个项目部获共青团中央“青年文明号”,“CR20海外业务”被评为中国铁建首届“十大品牌”,1人被国务院国资委评为“国际工程杰出人物”。
  ——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始终。
  融入思想体系,强化政治建设。
  融入治理结构,强化党的领导。
  融入系统谋划,夯实“三基建设”。
  融入载体平台,压实党建责任。
  融入选用机制,强化党管干部。
  融入作风建设,从严监督问责。
  融入和谐建设,擦亮企业品牌。
  这些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收获的深刻启示、精神财富将影响深远,这就是:
  ——必须坚持强根固魂。
  ——必须坚持发展目标。
  ——必须坚持系统思维。
  ——必须坚持守正创新。
  ——必须坚持问题导向。
  ——必须坚持职工至上。
   二、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全面开创企业发展新辉煌
  (一)形势研判
  从未来发展前景看,有两大机遇:
  机遇一,全域经营的空间更大了。
  机遇二,中央企业的担子更重了。
  从面临严峻考验看,有四大挑战:
  挑战一,世界经济面临更多不确定性因素。
  挑战二,建筑行业增速放缓,行业发展困难重重。
  挑战三,投建营一体化趋势明显,转型升级趋势迫切。
  挑战四,技术创新、绿色发展、数字化、信息化倒逼企业转型升级。
  (二)总体规划思路
  今后五年的总体规划思路: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组织开展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以“十四五”发展规划为纲领,以打造核心竞争力为指向,推进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加快构建建筑企业现代产业体系上聚焦用力。坚持战略定位,瞄定一个目标,实施三大驱动战略,组建四大合作平台,提升五大核心能力,实现规模与效益并重的高质量发展,将“1345”这张蓝图一绘到底。
  战略定位:一流的投建营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一流的央企国际化经营先行示范者、一流的建筑相关多元发展的引领者。
  一个目标:围绕高质量发展,坚持以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为中心,持续优化业务结构,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业务,加强价值型总部和工程公司“五化”建设,强化区域经营与属地经营,提升项目精细化管理水平,提高二十局总资产收益率,“十四五”末实现营业收入与利润翻番,人均产值与人均利润翻番,再造一个高质量发展的中铁二十局,挑战“313”,即新签合同额突破3000亿元,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利润总额突破30亿元。
  三大驱动战略:创新驱动战略,精益建造战略,海外高质量发展战略。
  四大合作平台:规划设计平台,融投资合作平台,分供商合作平台,运营维管合作平台。
  五大核心能力:提升全产业链服务能力,提升专业建造能力,提升区域经营和属地经营能力,提升项目标准化管理能力,提升国际资源配置能力。
  今后五年主要规划目标:
  ——整体经济指标:新签合同额、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8.2%、12.4%、15.1%。员工人均年收入增速与利润增速基本保持一致,人均营业收入逐年递增,2025年人均营业收入达到500万元。
  ——产业划分目标:到2025年,工程承包业务营收占比80%,其中,铁路、公路营收占比合计为20%,房建、市政、轨道交通营收占比分别稳定在30%、15%、10%左右。相关多元及新兴产业营收占比合计达到20%,其中,房地产开发、规划设计咨询、工业制造、物资物流、试验检测等业务营收占比提升至15%,新兴产业营收占比达到5%。海外业务营收占比15%。
  ——工程公司建设:力争每年都有工程公司进入中国铁建工程公司营业收入(经济效益)20强和专业化(属地化)10强,确保2~3家工程公司进入中国铁建营收百亿级、利润4亿级、专业冠军级行列。
  ——科技创新目标:获得詹天佑奖5项,省部级以上科技奖10项,省部级工法80项,获国家专利授权500项,出版专著25部、专刊10期以上。巩固大跨度桥梁、高原隧道等领域技术优势,在水工隧洞、隧道装备、BIM、隧道、桥梁、房建等技术领域实现新的突破。科技投入稳定在当年营业收入的2%以上,直接投入逐年递增。
  ——精神文明与全面建设:新上项目党组织建设达到“四个同步”,工程公司党组织专职书记配备率达到100%,进入二十局“先进基层党组织”行列的党支部占20%以上,建成“六百”人才队伍,每年有所属单位进入“省级文明单位”行列。各项福利待遇落实到位,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及生育保险参保率100%,各项社会保险费缴纳率100%,普遍建立住房公积金和企业年金制度。
  (三)今后五年企业发展主要任务
  1.致力打造竞争优势,全面推进战略转型。向差异化战略转型。要紧盯全国各省市“十四五”规划,统筹优化经营布局,根据客户需求定制二十局方案,力争成为政府、行业的核心战略伙伴。紧盯国家重大战略及二○三五远期目标,谋划新的合作模式和产品设计研发,为满足未来市场需求谋篇布局。向归核化经营转型。各子公司对标15个业务类别,做大主营业务“蛋糕”;专业公司主营专业营收占比不低于总收入的60%;工程公司要聚焦2~4个优势专业,培育核心主业,达到优势专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在企业总量的占比不低于80%的水平。向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型。对标世界一流企业,将“理念、标准、产品”融为一体,用先进理念规划未来市场,以标准引领行业发展,联合上下游产业链开发新产品;将“劳力、服务”作为有力支撑,深度调整经营策略,提升管理水平,打造能够生产一流产品的“自有+合作”为一体的核心团队。
  2.致力打造主营品质,全面推进产业布局。一是主营产业布局。工程承包业务、相关多元及新兴产业、海外业务要不断突出规模、效益及技术优势,进一步形成“一区两翼三链”的产业体系。以主营主业为“核心区”;以投资、制造侧为“两翼”;以设计、检测、教育为“三链”。二是区域市场布局。以集团、区域指为主,子公司、项目为辅,突出经营主导,确保集团供给的订单不少于子公司订单的70%,探索内部竞标分配机制。各单位必须自力更生,建好“根据地”,确保“任务源”,特别是工程公司,要立足“一个属地市+N个滚动市”的“1+N”主阵地布局,加快稳固“1+1+6”基本盘,做大“N”的增长极,使自主供给的订单占到30%左右。三是海外发展布局。坚持“一国一策”,加快输出投建营模式,提升国际资源配置能力,加强与国内能源、资源和进出口企业战略合作。建立海外市场动态调整机制,在“5+15”国别市场底数不变的基础上,挖掘更有发展潜力的优势地区,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工程项目,加快由承包商向服务商、运营商转变。四是优势资源布局。以实体化运作南方公司、组建机械化隧道队、进入生态环保领域、打造“专精特新”企业为契机,发挥资源整合优势、产业集群优势,增加行业话语权,加快产业链拓展,实现“做优”。
  3.致力打造一流央企,全面推进机制改革。要抓好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持续加强董事会建设,不断健全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不断完善“企情问询”等机制,做好与外部董事的全方位沟通、全方位保障。要抓好资本布局和结构调整。优化企业资本结构,提高资本链质量。巩固“压减”成果,加快剥离质量、效益不高的非主营业务和低效无效资产;有序推进简政放权、减员增效,进一步优化存量、提升素质。要抓好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加快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做到奖罚分明,刚性兑现。要建立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核心关键人才薪酬制度,推动薪酬分配向做出突出贡献的行业领军人才、“高精尖缺”人才和基层一线岗位倾斜。要抓好机制障碍的疏通。强化子公司建设的制度执行,理顺经济关系。强化年度业绩考核,突出“一利五率”指标,树好效益优先、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考核导向。
  4.致力打造核心技术,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我们要紧盯2025年“三大目标”稳步推进“三个创新”。基础创新。要不断增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高原隧道技术及装备研发中心功能,带动集团和公司级企业创新工作室、技术服务中心发展,发挥好已有“专精特新”企业引领示范作用,提升基础创新能力;加快信息化、大数据等平台整合,加强数字共享与集中管理,提高使用效率与管理效能。联合创新。要联合行业领军人才、各级各专业首席专家及专家,科技带头人、青年科技拔尖人才等,形成内外部技术专家人才库。要联合科研机构、各大高校、协会学会、科技企业、科研队伍,挺进前沿核心技术与关键实用技术领域。要联合行业单位共建创新平台,共享创新资源,共同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不断提升原创技术,升级产业链条。科技创新。做好高原隧道、隧道施工装备、跨江跨河桥梁、地铁盾构、超高层房建、BIM技术以及“新能源”装备研发运用等课题布局和规划,不断产出新的科研成果,提升科技创新战略引领能力。
  5.致力打造规模效益,全面推进周期管理。向合作要效益。加强与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资本合作,与规划院、设计院、造价咨询、招标代理等企业股权合作,在项目规划、咨询前端介入,推进项目快速实施,实现一次经营创效。向项目要效益。坚持“1234+”工程项目管理思路,科学推行“法人管项目”下的项目经理负责制,抓好工程公司总经理带队上场策划、主管领导“两个70%”要求、项目经理职业化建设“三件大事”,盯住施工组织、项目督导、收尾管理“三个环节”,持续加强项目标准化管理、工程总承包、项目群管理“三种能力”建设,培育一批职业项目管理团队和能够紧密合作、相互成长、亲清关系的优秀分包商;要加快实现智慧工地建设、高度集约及数智化管理,不断提升工程创效水平。向模式要效益。积极推进投建营一体化模式、与财务投资者平行进入模式、总分包管控模式、项目内部承包和模拟股份制等模式,持续增强项目专业化、工厂化、机械化、信息化“四项支撑”能力,从基础单元打开创效空间,不断激发企业价值创造潜能。向安全要效益。认真落实中国铁建“十个坚决”,把压力传导到位,把责任落实到位,扎实推进生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切实把生产经营全方位活动中的风险管控到位,隐患排查治理到位,坚决遏制重大风险事件发生。
  (四)今后一个时期党的建设主要任务
  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坚定不移为党的事业竭诚奋斗,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在企业落地见效。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严格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六个坚持”提升企业党建科学化水平,不断推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二十局实践。
  1.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实现党的政治建设高质量。各级党组织,要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上带好头、作表率,不辱使命、不负众望,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所作出的各项决策部署上来,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上形成和声。坚持把加强党的领导与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贯彻落实《关于中央企业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的意见》,持续完善党委在决策、执行、监督等各环节的权责和工作方式,形成有效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认真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坚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党组织书记、专职副书记及其他班子成员要各司其职,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共同促进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合力推进企业党建工作理念创新、机制创新、平台创新,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坚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干部考察考核、述职述廉、个人事项报告、重大事项记录、党员民主监督等制度,确保党章党规党纪在企业有效执行。坚持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落实职工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2.坚持学懂弄通做实,实现企业思想建设高质量。牢固树立集团上下一盘棋思想,扎实推进“三个深入”落地落“实”。深入开展“大学习”活动,以“第一议题”、中心组学习研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为抓手,深化巩固党史学习教育和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成果,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善于研判国内国际发展大势大局,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自觉行动。深入学习理解《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牢记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牢记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锚定既定奋斗目标、意气风发走向未来。深入推进年度主题活动,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讲好铁建故事,守好意识形态主阵地。办好职工“教育满意工程”,抓好青年培养,展现青年力量,大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汇聚发展正能量。
  3.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实现人才队伍建设高质量。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重点抓好“三个建设”。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国企好干部“20字”标准,突出政治标准,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搭配能力互补、专业齐备、年龄形成梯次的领导班子,选优配强主要领导。确保企业领导人员相对稳定,每年动态掌握60名优秀年轻干部,努力实现三级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平均年龄不超过45周岁。确保“六百”人才队伍目标实现,择优培养,逐步推进,动态调整,在2024年底各专业人才不少于100名。人才评价机制建设。进一步增强招才引智能力,健全领导人员系统性管理机制,持续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建立更加灵活的用工方式,着力解决好“选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人”问题,保证干部人才队伍忠诚干净担当。坚持干部全程培养、全程历练,建立健全知事识人体系,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导向。坚决惩治选人用人不正之风,保持公平公正。人才成长通道建设。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各级领导干部要多到分管领域的基层一线去,多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去,体察实情、解剖麻雀,全面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努力成为“优秀企业家”“优秀复合型人才”。各级党组织要从涵盖综合、业绩和党建三个维度着手,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注重在基层一线和专精特新项目培养锻炼人才,不断提升政治素养、专业能力、实践本领,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4.坚持做实固本强基,实现党的组织建设高质量。各级党组织要确保“党务围着实效转,党建围着中心干”。坚持以“1235+N”工作体系大抓基层、做强基层。“1”是组织目标,融入中心,引领发展;“2”是组织功能,有效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有效实现对党员、重要岗位、国有资产的组织监督全覆盖;“3”是组织标准,坚持打造学习型、服务型和创新型党组织;“5”是组织职责,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N”是组织活动,通过推进委员走基层、党建联系点、党员AB角、区域党建联盟等一系列党建品牌活动,促进党建工作深度融入生产经营,让基层党组织成为实现党的领导的战斗堡垒,成为领导基层治理的主力军。在此基础上,还要抓好“三个同步”:同步抓好基本制度落实,为科学开展党建工作、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挺进纵深提供制度依据。同步抓好基本队伍建设,要拧成“拳头”,形成合力,接替有序,让具备潜力的“好苗子”早培养、早历练、早成才。同步抓好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改进分类考核、述职评议以及结果运用的方法,切实发挥好考核“指挥棒”作用。
  5.坚持正风肃纪从严,实现作风纪律建设高质量。领导干部自身硬首先要自身廉。廉,重在自觉,贵在持久,难在彻底。要把严的基调长期坚持下去,有效实施“全周期管理”,紧紧围绕“四个系统性”工作链条,提高一体推进“三不腐”能力和水平。系统性推进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回头看”工作,持续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紧盯执行国家发展战略、抓好重点工程建设、落实巡视巡察整改等方面开展监督检查,决不能荒腔走板、变味走调。系统性推进作风建设,着力健全作风建设责任落实督促检查机制,巩固发展“大抓作风”的良好格局;对照新修订的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一条一条严格对标对表,不折不扣抓好贯彻落实。着力围绕提高效率和质量开展专项治理,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疾,弘扬党的优良作风。系统性推进“四种形态”具体化制度化,经常性开展谈心谈话、诫勉约谈,及时教育和警醒党员干部,防止犯错误。从严处理问题较轻的“大多数”,防止一般性违纪违规发展成严重违纪违法,避免出现“第三、第四”两种形态,防止干部滑向犯罪深渊。系统性推进“大监督”体系建设,促进监督检查、法律审核、三标内审、内部控制评价、审计、纪检、巡察工作有机融合,加强出国人员行前教育和归国回访,拧紧拒腐防变思想开关。发挥巡察“利剑”作用,惩治“靠企吃企”等侵占、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要坚持“三个区分开来”,规范落实容错纠错机制,帮助好干部轻装上阵。
  6.坚持打造品质铁建,实现企业和谐建设高质量。要全面推动依法治企。持续完善企业法制建设体系,不断提升依法治企能力。抓好“大风控”机制建设,有效防控合规建设、安全生产、财务资金、海外发展、诉讼及稳定等方面的重大风险,使风险预警、报告、应急、监督与处置机制,运行顺畅,无缝衔接。要全面履行企业责任。持续加强国安、保密、统战、援疆援藏及乡村振兴工作,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深化工会、共青团、女工委等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要营造环境、创造条件,鼓励基层干部群众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把职工实事办实、急事办妥。持续开展群众性创新创效活动,让全员认识到,幸福一定是奋斗出来的、拼搏出来的。要全面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大力弘扬新时代中国铁建文化,加强二十局“十大文化”建设,引领广大员工沿着“一带一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营造“共识、共践、共鸣”的文化氛围,争做“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的践行者、“编织大地经纬、成就美好未来”的开拓者、“品质铁建,连通世界”的探索者,营造“以奋斗者为中心”的氛围,增强“坚持做好一件事”的定力,以红色矩阵打造企业文化高地,用文化自信支撑品质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