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砖绿瓦,碧海蓝天,沙滩海风,小山栈桥,描绘了诗意自然,诠释了海滨之美。在岛城,呼啸穿梭的地铁,见证着奋斗者的身影。
自2010年参与青岛地铁3号线项目以来,四公司成功挑战了沿海复杂地质条件下地铁施工禁区和极限,成为地铁建设的主力军。10余年来,他们传承“铁道兵”精神,默默扎根于此,用勤劳的双手,搭建了百姓出行的便捷之路。
不忘来时路 砥砺践初心
青岛地铁4号线是青岛市建设的第7条地铁线,也是四公司参建的第5条地铁线。土建11工区,包括两站、两区间,地质及周边环境复杂、管迁种类多、施工技术难、安全风险大。其中九静区间上层软砂、下层硬岩的掘进地质,是业内公认的“地质难题”。
将“阵地”建到“掌子面”是项目部加快施工推进所采取的一个举措,老铁道兵秦长明就是坚守在掌子面的一员。“莫怕,能撑得住。”这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2020年7月,盾构施工即将追上前方的矿山法施工,而施工距离过近,可能会导致盾构机停机等待,将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不能停,一停就麻烦了。”秦长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主动请缨,带领一支青年突击队,每天24小时不停地进行人工爆破施工。在30米深的地下隧道内,因爆破产生的尘土弥漫,每天戴着三层厚厚的口罩进行作业,上来依旧是满头污垢,嘴鼻都满满的灰尘。在这种恶劣环境下,秦长明每天上下爬梯至少3次,年轻的员工们都自叹不如。在他的坚持下,项目顺利完成了节点目标,保证了后续盾构施工的正常运行。
当问起为什么这么拼的时候,秦长明说道:“我们这些老铁道兵在单位干了一辈子,对企业有着刻骨铭心的感情,肯定会发挥余热,站好最后一班岗,这样才对得起单位,对得起铁道兵这个称号。”
坚定前行路 矢志做先锋
“打造精品工程,一定要秉承最务实的作风、制定最科学的方案、集中最优质的资源,只许成功,不能失败。”每次召开的工程例会上,项目经理徐磊总会重复这句话。
17年的工作生涯中,他在实践中继承和弘扬铁道兵精神,将自己锻造成了敢于担当、勇于拼搏的“铁建人”。在旁人看来,他就像是一台不停歇的“永动机”时刻在把握着项目前进的方向。
2021年,对于关门工期已定的项目来说形势严峻,有效施工时间不足18个月,剩余产值还有4.2亿元,静港路车站、盾构区间均未施工,压力空前巨大。为确保关键节点,徐磊带领团队不等不靠,积极应对,每日扎根现场,从工序调整、技术管理、质量把控三个方面,迅速开展“大干60天”劳动竞赛活动,紧紧围绕盾构施工这一主线,倒排工期,梳理施工各项关键工程。他亲自挂帅,带领业务部室包保卡脖子工点,与施工队伍一起分析每个工序的持续时间,细化工作准备和工作安排,做到人等工序。春节期间,他带头组织项目管理人员和现场施工人员近300人,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毅然坚守工地,短时间内扭转了局面。
在静港路站施工中,面对场地狭小,设备、物资进出难等一系列难题,徐磊带领团队认真分析,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硬是把原本1年半的施工工期缩短至6个月。2022年5月下旬,静港路站车站顺利完工,业主领导给予了高度评价,创造了青岛地铁车站施工的最快纪录。
走好脚下路 奋进新征程
作为一名90后党员,槐景博刚毕业就扎根一线,深研施工图纸和工艺,每天用脚步“丈量”现场。
2020年11月,青岛地铁4号线沙子口车站第七段土方正在进行平整及下翻梁开挖,突遇咬合桩出现漏水险情并迅速蔓延,短短20分钟车站内积水达到50公分。此时,底板上的抽水泵已经不能满足需求,需要立刻增加2台扬程和瓦数更大的水泵来控制水位。在没人敢安装水泵的时候,槐景博没有丝毫犹豫,直接跳到水深已有1.5米的下翻梁沟槽内,顺利将2台大功率的水泵安装到位。而此时的他已浑身湿透,被冻得瑟瑟发抖。
水泵正常运行后,作为现场副经理的他没有回去换衣服,而是继续安排注浆,指挥堵漏,全部封堵完毕,已经是晚上8点多了。在更换衣服后,又第一时间出现在施工现场,就这样在现场整整待了三天三夜,水彻底清干,安全隐患彻底消除后,他才安心回去休息。当大家问及此事,槐景博却说:“我刚毕业的时候,老铁道兵们面对比这更严峻的形势都能挺身而出,现在轮到我了……”
在他们共同努力下,青岛地铁4号线项目安全、质量、进度、科技创新、党建等各项工作领跑全线,是唯一一家连续两年获得青岛市政处、地铁集团年度综合评比“A级”的单位,在市政处综合考核中连续两年无扣分,也为四公司后期连续中标地铁项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铁路纵横,其势莽莽,不弃尺寸,织就辉煌。在青岛地铁的建设当中,铁道兵精神仍在代代相传,新时代的铁建人将以更为优异成绩擦亮“驻青国企融合发展先进单位”这块金字招牌,为青岛发展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