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天的培训,激起心中感慨万千。因为从时间上来看,我的确算得上是一位老人了,但盘点自己的成绩与成长,我也依然还只是一名新兵。此刻,我仿佛又重新回到原点,回到初入宣传部的日子,信心满怀、热情高涨、期待收获、渴望成长……
五天,20余堂课,老师从不同角度,深入浅出地讲授了新闻写作、新媒体与新闻摄影等业务知识,通过参培学员的“作品”讲析,再一次为我们打开一扇新闻宣传理论与实践之门。
静坐桌前,整理学习笔记。我的思绪再一次穿越时空,回到老师的课堂上。“学会采访,是做好新闻报道工作的基本功。有的通讯员习惯拿着对方提供的工作总结进行提炼;有的在采访时走马观花,三下五除二就草草结束,在写文章时笔下无物;还有的挖空心思胡编乱造,写出来的稿件质量可想而知……”培训班上,王莹老师的讲解几度令大家面红耳赤,感觉老师说的正是自己。
我也不例外,工作总结和汇报材料也曾是我写报道的“利器”,一度认为工作总结是项目精心提炼的亮点,是经过业务人员和项目领导重重把关的“成品”。于是,粗略加工一二,对采访环节完全“忽略不计”。可想而知,不仅写出来的稿件难以还原事实全貌,难以深刻阐述,更是对自己的作品日渐“陌生”起来。
老师一次次“点拨”加之多年的采写工作,让我愈加深刻地认识到,新闻,是对事实的记录与传播。离开对事实的全面了解、深入掌握,对新闻忠实地记录与广泛传播是根本做不到的。深入细致的采访对完成报道任务至关重要。
在我看来,采访不是一般的聊天,事前要做一定的准备工作。比如到项目部采访,我们要提前了解一下工程概况、实际察看工程进展情况,再翻看项目部的有关汇报材料,从而对该项目有一个初步了解。
我认为,被采访者是“主角”,采访者要鼓励被采访者除按照采访提纲接受采访外,还要“放任”被采访者谈一些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事实与看法等。也就是说,尽管采访者是一名“导演”,但更多的时候要善于做一名“听众”,让你的被采访者成为舞台中心的“演员”,穿过时空尽情演绎,然后你从观众席上站起来,以“导演”的名义对舞台上的“演员”适当调整角色。
诚然,我们常常感到采访工作索然无味,有时甚至做大量的“无用功”。我们经常是采访了上万字的素材,而成稿不过千余字。可反之,让我们利用2000字的素材撰写1000多字的稿件,我们却也惶惶不安,心里没底,不知道如何下笔。所以,在采访中,我们宁愿辛苦一点,多了解一些,正是那些看似没用的“无用功”,才使得我们最后写出来的“一点”能传神。
此刻,站在新的起点,面对新的征程,作为宣传部的一员,我将时刻保持“本领恐慌”的危机感,牢记宣传干部的“强身秘籍”,勤学、多练、对标,不断增强自己的“眼力、脑力、脚力和笔力”,以自己本领过硬的底气,与公司基层报道员一起,肩扛责任、脚带泥土、妙笔生花,用心、用情记录企业的发展印迹和奋斗足迹。
作者单位:五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