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南秦河特大桥施工现场 刘坤仑 摄 巍巍秦岭,涵养着八百里秦川。绵延的峰峦如一道天然屏障,造就了这里层峦叠嶂、雄伟险峻、秀丽幽邃的自然风貌,却也阻隔了人们的出行。
“这个月我们掘进130米,大家再加把劲,全力争取下个月开挖达到140米。”在四公司西十高铁4标项目肖岭隧道一号斜井信息化室内,隧道负责人王楠正在向全员下达下个月的施工计划。
四公司承建的西十高铁4标段,含隧道、桥梁等工程,具有规模大、征地拆迁难、施工工期紧、安全风险高等特点,为高效率克服施工过程中的各项难题,高质量完成高铁建设任务,建设者们在秦岭山麓下,挥洒着青春和汗水。
严管安全 以平安助推生产
“质量是项目的基石,安全是生存之根本,管安全从来不是耍嘴皮子,而是要落实在具体行动中。”项目负责人李宗辉表示。针对施工现场实际,他们在商洛西站、南秦河特大桥和肖岭隧道3处重难点及控制性工程现场设立领导包保责任区,依据现场存在的安全风险细化责任区内领导人员职责,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
“高铁施工标准严格、工艺复杂,安全重于泰山,必须紧盯每道工序的安全事项,对接受能力及工作落实较差的作业人员‘特殊照顾’。”在肖岭隧道进口信息化室,该项目三工区安质部长卫闯正对劳务人员开展安全教育,他介绍道,培训完后只有考试合格的人员,才会给他们发放考试合格证,没有合格证,一律不允许上岗。
在狠抓安全培训、筑牢思想阵地的同时,项目部还结合实际,组织涉及隧道防坍塌、防火防触电、防洪防汛、防职业病危害等多种形式的演练活动,通过对各种灾害现场“沉浸式”的复刻与重现,有效提高了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今年以来,他们已组织各类培训、演练活动52次,共1200余人次参与。
此外,该项目部严格推行夜巡制度,每天夜间由一名领导干部带头,对每一处作业点进行全方位检查。经过1年多的坚持和努力,夜巡过程中共发现并整改安全和质量隐患300多起。开工以来,该项目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和质量事故,赢得了建设单位的高度评价。
抓施工 以进度赢得信赖狠
在西十高铁的施工战线上,渣土车车队、旋挖钻机和施工人员忙碌的身影勾画出了一幅劳动画卷。
在肖岭隧道进口掌子面施工现场,工人们两两配合,手握钻机进行钻孔作业;项目工程部副部长闫鑫手持图纸和专业测量工具,正在对隧道台阶长度、安全步距等进行检查。“肖岭隧道位于北秦岭褶皱带,存在危岩落石、岩体塌方、掉块、突涌水、软弱围岩变形等地质问题,附近地质构造复杂,施工难度大。为保证工程顺利推进,每一道工序完成后我们都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复核,杜绝质量隐患。”闫鑫说道。
为高效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该项目部全面掀起了“大干三季度、完成产值目标”劳动竞赛热潮,南秦河特大桥、肖岭隧道等多个作业面紧张施工,先后组织1000余名施工人员、300多台设备投入现场,在做好施工组织、安全保障的前提下,力争早日建成这条“绿色高铁、生态高铁”。
“近期天气炎热,我们采取了错峰作业,并为大家配备‘爱心小药箱’等,还定期组织高温防暑、心理健康、安全作业等方面知识及业务培训,保障员工的身心健康,最大程度加快项目施工进度。”项目党支部书记贾晓楠表示。
今年以来,该项目部紧盯年度目标,优化方案,精心组织,加快各项手续办理、前期临建施工和施工队伍、机械物资的进场,保持大干快上的劲头,目前正全力推进南秦河特大桥桥墩、肖岭隧道进口等重难点工程施工。
强化标准 以智慧守护青山
西十高铁项目位于秦岭山下,上场之初,项目部便确定了建设“绿色高铁”的理念。
为了守护好这一片绿色,该项目部将“智能化”理念融入安全管控、质量监督和环境保护全过程。他们设立信息化室,127颗高清摄像头布设在施工现场,全天候360度无死角查看每一处工点的施工情况,做到了环保全天候管控。封闭式料仓、门式车辆冲洗设备、污水处理设备、智能化监控系统遏制了施工中的粉尘和污水污染,让秦岭青山绿水不变样;各施工作业面现场采用的视频监控系统、人脸识别安全帽系统、声光报警系统等科技手段,让绿色施工有保障。
他们严格执行施工物料堆放100%覆盖、出入车辆100%冲洗、渣土车辆100%密闭运输等“六个百分百”措施,并将项目部、工人生活区等垃圾进行分类、处理,从细微之处减少施工造成的污染。
砂石分离机、压滤机、四级沉淀池……完整的污水排放系统,让施工废水“变废为宝”,不仅没有污染环境,还被用来“浇花种菜”。“当初还担心拌和站排水会污染庄稼和水资源,没想到这水不仅没污染,还能用来种庄稼。”从当初的质疑到如今的欣慰,商洛市商州区红旗村村民苳娜娜满意地说道。
如今,这条完善全国高速铁路网,加强关中城市群与长江中游城市群联系,助力秦巴山区乡村振兴的高速公路已全面步入大干阶段,肖岭隧道、南秦河特大桥、商洛西站等正持续加快推进,融景、富民的幸福高铁线在建设者的努力下正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