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3年11月11日
父亲写的“散文诗”
●刘佳
文章字数:1,143
  悠闲地听着著名诗人董玉方作词,内地女音乐人许飞作曲演唱的《父亲写的散文诗》。这首歌通过真实的生活场景,用朴实无华的文字把父亲对子女的爱与责任,以及随着时间流逝、父亲日渐衰老的无奈诠释得丝丝入扣。伴随悠扬的音乐,日记中一幕幕场景仿佛浮现在眼前,就像是在欣赏一张张随着时光流逝而泛黄的老照片。
  听着董玉方先生从父亲的日记本里采撷的片段歌词,我突然想起来,我的父亲也有记录日常的习惯,只是他的记事本里,没有华丽词藻堆砌的精美诗词,也没有记录生活中点滴的故事,一行行密密麻麻数字记录的全是一家人的每日生活开支。
  那些歪歪扭扭的阿拉伯数字,只有父亲能看懂那些注释,而他那双爬满老茧的双手,仿佛让我读懂了父亲这份“加了密”的生活记事。这不正是歌词中所写的“这是他的青春留下来的散文诗”?不过是迫于家庭生计和他的孩子,被诸如柴米油盐酱醋般的不易与辛酸填满了每一页纸。倘若不是因为作为父亲身上那份重重责任,谁又敢说他写不出令人眼前一亮的散文诗呢?
  父亲写的“散文诗”,记录了一家人的点滴开支,也展示了他敢于直面生活的勇气与担当,更诠释了他从一个男孩蜕变为立地擎天的顶梁柱的精彩过往。就像他曾经说过的那句话一样,“记录家庭开支,虽然是一个极为麻烦的过程,但当除掉每日的开支后,看着记录的数字越来越大时,心里总会有一种难以描述的成就感。”
  小时候,我觉得父亲永远都会是一样的,以为他不会变老。但当我看着他逐渐松弛的额头、眼角的褶皱,才发现岁月早已在他身上留下了厚重的痕迹。
  入职工作后,每日繁忙的工作让我与父亲的联系越来越少了。每次回家时,沉默寡言的父亲迎面而来的始终是那一句“欢迎回家”,总会让我心里泛起一阵阵莫名的酸楚,泪花不自觉在眼眶里疯狂打转。回想起昨天晚上我拨给父亲的那一通电话,前前后后聊了有二十多分钟。聊了家里面的近况、我的工作,基本都是我说一句,父亲回答一句。我耐不住这种尴尬,父亲似乎也发现了,便以一句“我们在家里都好,一个人在外面要照顾好自己”草草收场。
  似乎,大多数父亲在面对自己的子女时,都不太善言辞,取代“言传”的往往是他们的“身教”。他们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告诫子女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
  而今,我开始学起父亲,开始尝试着写起日常的“散文诗”来,学着他的样子在记事本上,记录着生活中的开支日常,慢慢习惯如父辈那般精打细算地过日子;当然,也学着他直面责任时的那份勇气与担当,一边努力做好自己手里的每一项工作,一边在记事本上记录自己的所学所获和成长。
  “世间何物催人老,半是鸡声半马蹄。”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的我,有幸避开了兵荒马乱的岁月,有幸健健康康地长大,更幸运地拥有了一份体面而稳定的工作。而今已别无期许,只愿时光走得慢一些,让父亲的“散文诗”写得再长些,再长一些。
  作者单位:房地产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