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2年05月01日
把责任铸进每一方混凝土里
——记2022年陕西省劳动模范刘鹏翔
●韩建磊 徐成涛
文章字数:1,125
图为刘鹏翔对进场材料标识牌进行检查核对
   四月的塞上江南格外的风景秀丽,在二公司包银铁路项目沙湖站的施工现场,试验室主任刘鹏翔正对着新入职的同事讲解着,怎么用肉眼判定新进场细骨料质量。微风习习,绿草如茵。阳光透过沙湖站围挡的间隙,洒在刘鹏翔和同事们稚嫩却坚毅的脸庞上。 
  “我从事试验工作已经快10年了,我热爱这个工作。”提起试验检测工作,很多人会觉得枯燥、乏味。而对于刘鹏翔这个92年的小伙子来说,他却觉得很有趣,骨子里透露着对试验的热爱。
  在兰州综合货场项目施工期间,作为一名已经拥有3年工作经验的主管混凝土试验员,刘鹏翔对于混凝土试验早已经胸有成竹。然而现实情况却给了年轻的他当头一击。兰州气候昼夜温差大,雨雪稀少,干燥多风沙,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混凝土施工后期硬化会发生变形,使用原有的配合比难以保证工程质量。面对这种现状,如何使用配合比,如何保证工程质量,一系列的问题让刘鹏翔焦头烂额。“作为主管混凝土试验员,我就要负责到底。”想起自己的职责,23岁的刘鹏翔稚嫩的脸庞闪出坚毅的眼神。
  没有相关案例,那就查阅书籍资料;没有技术借鉴,那就记录大量试验数据进行调配整理。刘鹏翔凭借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开始了自己的“科研”之路。白天深入现场,调查取样进行试验检测,夜晚翻阅资料,从原材的选择、配合比的设计、拌制运输、浇筑养护等条件进行综合考虑,最终设计出了适用于干燥、大风、大温差环境下的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为该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基础保证。“试验并不枯燥,配比成功的喜悦令人着迷。”再次提起工作,刘鹏翔目光中的坚毅一如往昔。
  在中兰铁路项目工作期间,刘鹏翔依旧激情满满、热情澎湃。工作中,刘鹏翔通过采用“守株待兔”的办法,施工到哪里,他就跟踪检测到哪里,确保混凝土施工的规范和质量的合格。同时强化资料规范化管理,在每月责任成本填写时,确保每一笔账务都记录清晰,做到有据可查。在资料审核过程中,发现问题,即知即改,达不到标准,决不审核通过。“铁面小刘”的名声也在项目渐渐响起。
  “严守质量关是基础,攻克效益关是目标。”虽然年轻,但刘鹏翔对于做好项目建设,助力企业发展的认知却逐渐上升。为此,他针对项目现行的混凝土配合比标准展开研究,通过查阅资料、大量试验,在满足拌和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能的基础上,成功的对原先的配合比进行了优化,先后为项目节约成本达200万元。“我很兴奋,能为企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提起过往,刘鹏翔记忆犹新。
  从二公司“工匠杯”测试大赛三等奖到中铁二十局试验技能大赛金奖;从中铁二十局技术能手、中国铁建技术能手再到陕西省技术能手、陕西省建设系统首批“陕西产业工匠人才”;从“中国铁建劳动模范”再到如今的“陕西省劳动模范”,对刘鹏翔来说,求真务实做一个锐意进取的试验人才是他一直以来孜孜不倦的追求。